喜报!我院3名博士生荣获第9届国际土木工程会议最佳汇报奖!
发布时间:2025-03-27 作者: 来源: 浏览次数:
3月22日至24日,第9届国际土木工程会议(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,ICOCE 2025, Singapore)在新加坡隆重召开,我院岩土工程系博士生唐禄博、李镐羽、鲁立、喻昭晟、周雨婷及高铁中心博士研究生黄轩嘉参会,并作分会场学术报告。其中,唐禄博、李镐羽、黄轩嘉荣获最佳汇报奖。
在陈晓斌教授指导下,博士生唐禄博完成了题为“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n slurry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of oscillating grouting technology”的研究报告,提出了振荡射流注浆理论、脉冲压力计算方法、路基注浆强化新材料、新工艺,为高速铁路富水路基病害治理提供了新方案。
在乔世范教授指导下,博士生李镐羽完成了题为“XGBoost-Based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Ground Settlement Caused by Shield Tunneling in Dense Karst Areas”的研究报告,针对密集岩溶区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预测与关键影响因素识别难题,构建了融合XGBoost元模型与Sobol方法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框架。该框架引入SHAP算法提升模型可解释性,结合岩溶结构参数与集成探测手段,实现了对复杂地质环境下多因素非线性耦合关系的精准分析,为密集岩溶区盾构施工提供了高效可解释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手段,拓展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建模与安全控制的研究路径。
在刘维正副教授的指导下,博士生黄轩嘉完成了题为“Machine learning method of dynamic response for lateritic soil subgrade based on Bayesian optimisation CatBoost”的研究报告,提出了基于多场多源信息的红黏土路基动力响应机器学习预测模型,为红黏土路基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提供参考。
在林宇亮教授指导下,博士生鲁立完成了题为“A modified Newmark block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 of a slope reinforced by anchors”的研究报告,提出了锚杆加固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的改进理论分析方法,为边坡与支挡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;在陈晓斌教授指导下,博士生喻昭晟完成了题为“Micro slaking behavior of weathered red mudstone subjected to moisture induced slaking”的研究报告,提出了红层软岩崩解过程特征识别方法,为红层软岩填料预处理与长期稳定性预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。
据悉,ICOCE是亚太地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,以报告最新的创新和发展、总结最新技术并就土木工程各个方面的想法和进展进行交流为目的。本次会议有来自35个国家的400余名专家、学者参会,共接收了全球的230余篇论文,并严格评选了最佳汇报奖、最佳论文奖。在本次会议中,我院博士研究生唐禄博、李镐羽、黄轩嘉荣获最佳汇报奖,同时,专家、学者高度称赞了博士生鲁立、喻昭晟的相关研究工作,鼓励他们再接再厉,取得更加突出的研究成果。
一审:陈晓斌 二审:阿山木 三审:乔世范、纪晓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