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工作网站
热点新闻
2024-10-22
最近每天军训,在军训场上挥洒汗水,目睹着同学们逐渐的成长...
最新公告
2024-10-18
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、合作精神,增强大学生工程结构设...
站内搜索
学工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工首页 >> 学工新闻 >> 正文

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| “遗”技之长——师从十九代传人,历经十九年沉淀

发布时间:2024-09-01    作者:袁昕月    来源:     浏览次数:


在群山环抱的新化县油溪桥村,半山腰的松山水酒非遗工坊内,身着朴素大褂的男子正跛着脚向起锅的、冒着浓烟的灶台走去。他是松山水酒第21代传承者陈历祥。“新化水酒出圳上,圳上水酒数松山。”松山水酒是新化县当地的特色,始自三国,盛于明清。酿松山水酒,是每年九月九日家家户户的重阳节习俗,也是来招待客人的最淳朴、最好的方式。

十九天试销,十九年沉淀

为在新时代传承百年企业老字号,陈历祥推出新品,十九天的试销期间广受好评。但这样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努力的结果,而是他十九年的坚守,是做好松山水酒的决心,是对家乡品牌的信心。

2005年陈历祥回乡,次年便创立小厂,确定松山水酒品牌,但创业伊始他面临许多考验。直到2019年他的水酒事业终于又迎来起色。厂房改建,水酒博物馆建成,在疫情放开后又投入了27万的研发费用,花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,打造出鲜酿水酒这一新款,上线试销19天获得了95%的好评。

无一技长,怎遗技长

他坚持守正创新,新品鲜酿水酒传承了父辈的古法工艺,秉持了一贯的“食品零添加,造福下一代”理念,配料表中只有糯米、山泉水和酒曲。

一缸松山水酒的诞生要经历选米、浸米、蒸米、摊凉、拌曲、发酵、压榨、分坛等13道工序,封坛后三天变为甜酒,一个月就可以变为水酒,这是一个相当复杂、讲究的传统工艺,酒厂的机器已可以实现酿酒,但陈历祥坚持投资上几百万在油溪桥村打造古法工坊,亲自酿酒,“父亲在我一岁多时过世,我从小跟着爷爷长大,他是松山水酒第19代传人,跟在他身边的日子我看过无数遍制酒工序”。

吃百家饭,酿百年酒

水酒经历十九年沉淀,坚韧源自十年磨砺。“作为一名残疾人,他本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支助,但他不仅没有依赖政府和社会,反而把自己多年辛苦挣来的积蓄,用在返乡创业支持乡村建设与发展上,反哺乡村,他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。”怀化学院助力油溪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建华教授说。

陈历祥自幼丧父,家境贫寒又不幸确诊小儿麻痹,是父老乡亲、左邻右舍伸出援手,“千家饭”给了他大家庭的幸福与温暖;自十五岁走入社会来,瓦厂、砖厂临时工、理发店店员、客车售票员......陈历祥尝试了数种职业,但依然坚持要学习技术时,是兄长倾囊相助,让他有机会前往东莞打拼;在东莞留宿街头、食不果腹时,是老乡给了他家的庇护,给了他在家具厂工作的机会;在他学会技术可以上岗时,是老乡的推荐和家具厂面向残疾人的政策让他得以被聘用。

不愿辜负亲朋和老乡的关照,十年打工生涯以来,他一直在岗位上尽职尽责,不断学习,“只要是和工作相关的,我都去学”。看到同事在学电脑、CAD制图,虽初二便辍学,但他坚持投入四五个月的时间去摸索学习;家具厂的大哥传授的知识和技术,他一点不落地全部学习过来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他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,工资也涨到了原先的好几倍,“终于解决了自己生活的难题”,但他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广东发展。回乡看到年迈的爷爷、落后的家乡和贫苦的乡亲们,他心情极度复杂,“希望乡亲们、孩子们不会像当初的我一样”,投资上千万在家乡开设酒厂,花费四百余万在油溪桥村打造非遗展示展览中心与古法工坊,这为当地提供了不少本地就业岗位,带动家乡增收致富的同时,减少了当地留守儿童的产生率。他实现了当初的诺言“我要利用我在外面学到的知识技术,回去创业,我要改变我的家乡”。

内外联动,讲好故事

松山水酒和陈历祥的故事的讲述,离不开中南大学“湘遇乡心”社会实践团的各位老师、同学的点滴努力。实践团队自2024年4月起,便多次前往油溪桥村考察学习,在何旭辉教授、杨雨教授和胡迎新董事长的指导与帮助下,优化产品的包装,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,促进产品的营销与宣传,以实际行动肩负“三农”使命,为农民增收,为产业转型,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活力。

近半年的考察学习以来,实践团走入了非遗工坊,走入了村支部委员会,也走入了实践的广阔田野,以青春之力、青年之躯,唤醒非遗文化,助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。

父母给予生命,乡亲给予关爱,国家给予机会与平台,这是陈历祥创业成功的引子,但懂得感恩、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的心才是他酿出人生之酒的秘方。



(一审:杨雨仑 二审:潘文彬 三审:刘昕)